中老年人常有腰酸背痛或全身骨痛,别说他(她)们自己,就是遇上不高明的医生,也会一言蔽之为“风湿”,殊不知这往往是骨质疏松的征兆。
骨骼是身体的支柱,骨骼的正常发育和代谢是健康的保证。人到中年,特别是女性,骨头里的矿物质--主要是钙质开始向外流失,每年以1%的速度递减,骨质的吸收超过生成速度,最终导致骨骼的细微结构退化,韧性下降,骨头变脆了。常见老年人轻轻摔一跤,就会骨折,原因盖出于此。由于骨质疏松是一个较长期的缓慢过程,加上早期没有症状,所以有的人直到骨折才知道患上此症。可能出现的症状也没有特异性,如腰酸背痛、全身骨痛、乏力等,因而人们容易低估了它的严重性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有骨质疏松的人容易发生骨折,不仅使本人承受诸多痛苦、生活质量下降,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力消耗和经济负担。随着社会人口不断老龄化,骨质疏松这种“唔声唔声,吓你一惊” 的疾病越来越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
预防骨质疏松应从年轻时开始,因为骨骼强度主要在20岁之前形成。至30岁,是一生中骨骼发育最高峰阶段,骨密度也最高,一般称这时的骨密度为骨峰值。骨峰值高低与老年期是否易得骨质疏松大有关系。年轻时注意摄入足够的钙质,注意经常运动锻炼,为骨骼健康打好基础,老来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小得多。
上了年纪的人,有必要定期检查骨密度,以便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内分泌改变,更易患上此症,一点也疏忽不得。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中老年人补钙对健康很有好处,女性更是一生都要注意补钙。补钙最简易的方法是调节饮食,平时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绿叶菜等。但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只及年轻人的1/3,加上老年人的饮食往往量偏少而单调,单从饮食中摄取钙质量然不足,有必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绝经后的女性,还要考虑服用适量雌激素,以解决造成老年女性缺钙的主要矛盾。
选择药物、补钙只是防治骨质疏松的一个方面,而适度的运动、锻炼、光照和戒除烟酒习惯等,对防治骨质疏松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