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吸烟、暴吃、熬夜等等,均会伤身。而保健专家却认为,危害健康最甚者莫过于生气。诸如咆哮如雷的“怒气”、牢骚满腹的“怨气”、“窝囊气”、“ 冤枉气”等等。
气,与健康关系甚密。倘若“心不爽、气不顺”,必将导致各部器官(首先是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从而诱发种种病症。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不久前把玻璃试管插在正好是0℃的冰水混合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
结果表明,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他呼出的气冷凝成水后,是澄清透明、无杂质无色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蛋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他分析,人生气哪怕仅10分钟,也会耗费大量精力,其程度绝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人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且更具毒性,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
很多人其实就是“气死”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大怒暴怒后,面赤耳红,心悸血涌,最后吐血而死。
所以,生理学家爱尔马告诫人们尽量不要生气,起码不要动辄生气。母亲切勿在生气时或刚刚生过气时给孩子喂奶,否则孩子会中毒。轻者长疮,重者生病。动物在被屠宰时是很气愤的,体内也会产生毒素,加上来自饲料污染的毒素,吃肉较多的人会因此“吃肉积毒” ,医学上的一些难治的怪病与此关系密切。基于这一点,少荤多素应该是人类的基本饮食原则,吃蛋和奶比吃肉更安全和更有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