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在滇集训备战亚洲杯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中国女篮在昆明海埂基地训练。 本报记者 万旭 通讯员 邓锦阳 摄

  

本报讯(记者 娄莹)自4月20日在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开启高原集训以来,新一届中国女篮在体能、技战术、团队配合、精神面貌等方面进步快速,备战亚洲杯效果显著。

  新一届中国女篮在主帅宫鲁鸣的带领下潜心训练,教练团队全力护航,全队上下团结一致、目标明确、方法得当。5月10日,中国女篮按照训练计划在海埂基地竞技表现中心进行常规体能训练,全体队员在体能教练团队的带领下进行了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后,又进行了跑步、高抬腿跑等有氧训练。体能训练负责人王卫星全程指导队员的技术动作,确保动作准确高效。整堂训练课中,队员们保持高度专注,认真完成体能教练安排的动作。

  主教练宫鲁鸣说:“我希望这支老中青结合的队伍可以通过高原训练恢复体能,还能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取得进步。从技术角度来说,在基地封闭安全的环境里训练,队员们注意力更集中,训练热情也比较高,效果特别明显。”据了解,本次集训在统筹技战术训练与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还同步开展了思想教育、篮球基础理论、体能基础理论及历史文化学习。教练组要求大家在日常学习积累中践行“比、学、赶、帮、超”的团队精神,营造良性竞争氛围。

  集训中,中国女篮开展了“万次投篮计划”。宫鲁鸣要求,在为期4周的高原训练中,每名队员都要完成1万次的投篮任务,每天投中400次,其中100次为罚篮。结合不同位置技术和实战需要,外线队员需投中200次三分球和100次两分球,内线队员需投中100次三分球和200次两分球。“队员们完成任务的情况比较理想。下一步,我们希望在投篮的过程中逐渐结合队员各自的技术特点,同时提升数量和质量。”宫鲁鸣说。

  对于昆明籍女篮运动员杨力维、杨舒予的集训表现,宫鲁鸣给予了充分认可和鼓励:“新女篮的首次集训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尤其是杨家姐妹这样的老队员积极带头,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新一届中国女篮的首次集训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整体面貌和顽强扎实的训练作风。“我们希望大家能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环境里刻苦训练。可以看到老队员技术水平稳定,年轻队员冲劲大,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促进,逐渐形成自己的攻守体系。这次在家门口的亚洲杯,我们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宫鲁鸣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