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能力强的人特别会催

 07/20/2025 17:03:41 

作者:YouCore框架君

来源:YouCorer

1

风险前置

你是不是也经常在项目快到截止日期时,才发现某个环节出了问题,然后手忙脚乱地去补救?

这就是因为你缺乏「风险前置」的意识,没有在问题暴露之前就通过有效的“催”来进行干预。

F1赛车是世界上最快、技术含量最高的赛车运动。

比赛中,赛车进站更换轮胎、进行微调的时间,只有短短几秒钟。

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失误,都可能葬送整场比赛。

所以他们需要将每一个潜在的风险点都控制在萌芽状态。

F1车队的维修团队会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模拟进站演练。每个成员的动作、站位、工具传递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打磨,精确到毫秒。

车队的工程师团队会实时监控赛车的各项数据(轮胎磨损、油量、引擎状况等)以及赛道情况和对手策略。

他们需要提前几圈甚至十几圈就开始预判最佳的进站窗口,并催促车手在合适的时机进站。

当车手进站时,二十多名维修技师如猛虎下山,各司其职:换胎、调整前翼、清理散热口……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通常在2-3秒内完成。

0.1秒的延误,就可能意味着与冠军失之交臂。

2

人性要催

人性中普遍存在一定的惰性和拖延倾向。

工作能力强的人,他们的催其实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干预”。

通过及时的提醒、跟进和反馈,来克服这种惰性,确保任务按计划进行。

咱们上学的时候,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暑假作业,总要拖到最后几天才开始疯狂补?

如果不是开学日期那个终极催命符,估计很多人能拖到天荒地老。

我有个朋友,是个自由撰稿人他说他最怕那种不催稿的编辑。

因为编辑一不催,他就容易放飞自我,今天看看剧,明天刷刷微博,稿子就无限期拖延下去了。

他说:“有时候,我甚至有点感谢那些催我稿的编辑,是他们治好了我的拖延症!”

行为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指出:及时的反馈和适当的外部刺激,能够有效地塑造和改变人的行为。

工作能力强的人,他们的“催”就是一种“正向强化”(比如提醒、鼓励)或“负向强化”(比如预警风险,避免惩罚)的手段,来促使他人按计划行动。

分享一个我每天、每周、每月都在用的复盘模板,只用花5-10分钟,帮你提升工作能力。

我已经梳理成了sop表格,你直接照抄即可。

3

价值导向催促法

有时候,简单的提醒和催促可能力度不够。

这时,你就需要从“价值”和“后果”层面入手,向对方清晰地阐述这件事情对于团队、对于公司、甚至对于他个人的重要性,以及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激发对方的使命感或危机感,来提升其行动的优先级和紧迫性。

心理学上的「动机理论」指出:个体的行为受到内在动机(如成就感、责任感)和外在动机(如奖励、惩罚)的共同驱动。

价值导向催促法,就是通过激发对方的“内在使命感”和对“外在后果”的认知,来增强其行动的动力。

清晰地阐述“Why”,比简单地强调“What”和“How”更重要。

当对方理解了做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和不做这件事的严重后果时,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会大大增强。

Photo by Thomas Lefebvre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必学线上课程】

【全面专业系统的管理服务体系】

陪伴企业成长——帮助企业持续管理能力改进

辅导/微咨询/实践工作坊/定制服务

为组织赋能——帮助企业管理绩效提升

线上/线下课程/专题内容

详情请咨询:

电话: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获得更多管理思想与实践。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