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2025 22:18:58
樱桃熟了,无人机来了……
在西安灞桥区白鹿原的樱桃林里,一场“空中快递”正在上演。初夏清晨,果农们刚摘下一颗颗红艳欲滴的樱桃,一架京东物流的无人机已经悬停在樱桃树上空,货舱里整齐码放着樱桃箱,随着一声指令,无人机轻盈起飞,沿着7.8公里的低空航线,仅用10分钟便抵达城区快递网点,当天就能送到西安市区的客户家门口。
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实践,更揭示了陕西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落地的产业变革。作为西北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省份,从物流配送到旅游观光,从环境监测到智慧救援……眼下,低空经济正赋能陕西各行各业,持续催生新业态。
白鹿原无人机运输樱桃 图源今日灞桥
陕西低空经济的“多场景革命”
农业: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陕西的农业场景是低空经济最活跃的试验场之一,以白鹿原樱桃为例,京东物流通过“果园即仓库”模式,构建多级揽收网络,无人机直接从田间起飞,将48小时送达全国的目标变为现实。
在今年2月中旬,国内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在陕西省榆林市成功首航,从榆阳马合通用机场起飞,经过2小时47分钟的飞行,稳稳降落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实现,在陕西,生鲜跨城运输不再局限于“次日达”“当日达”,最快将可实现“半日达”。
国内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首飞 图源央视新闻
类似的应用在商洛市丹凤县更为成熟,除了产品运输,丹凤县依托“低空+植保”模式,利用无人机对核桃园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药液用量节省50%……
文旅:从“平面观光”到“立体体验”
陕西省依托丰富的历史与自然资源,将低空经济与文旅深度融合。
安康市瀛湖景区自2024年开通低空旅游航线后,全年接待游客26.4万人次,有力促进其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翠华山景区开通直升机观光航线,游客可俯瞰秦岭全景;汉中市油菜花海节期间,秦汉通航直升机搭载游客体验“空中花海”,单日飞行16架次;商洛市丹凤县更是将通用机场打造为综合飞行基地,融合低空旅游、航空培训与赛事承办,2024年低空旅游营收突破2300万元……
应急与工业:智慧治理的“空中卫士”
在公共安全领域,无人机更是成为陕西智慧治理的关键工具。
延安中电星原科技开发的无人机系统,实现输油管道全自动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近10倍;丹凤通用机场每日执行森林防火巡查任务,2024年累计飞行超4.6万架次,同比增长51.2%。
陕西交控引入无人机技术,对重点高速段落实行无人机巡查,利用其高空优势和机动灵活性,实时掌握道路通行状况,加强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机制,刮蹭事件处置时间缩短20分钟以上。
工业场景中,汉中市布局13个小型直升机起降点,用于灾害勘探与应急救援,而榆林市无人机测试中心累计保障试飞3.6万次,为顺丰等企业提供技术验证支持……
陕西低空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
政策引领:释放空域与产业红利
2024年,陕西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发布《推动低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明确释放1000米以下空域资源,设立低空经济示范产业园。
同时,西安市配套出台专项方案,建设低空飞行管控中心,规划测试空域5片,并通过土地、金融等政策吸引300余家无人机企业聚集,产业规模超300亿元。
产学协同:打造“研发—制造—应用”闭环
陕西依托阎良航空基地(聚集全国25%航空科研力量)和榆林无人机试验中心(国内最大测试基地),构建“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集聚300余家无人机企业,形成爱生、科为等龙头企业引领的产业集群。
此外,陕西通过“三项改革”打通产学研壁垒,推动高校成果快速转化——西安交通大学张锦英团队研发的氢动力无人直升机实现零下30℃极寒环境稳定运行,续航达100分钟,技术指标国际领先。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与陕投集团合作成立低空科技研究院,推动氢动力无人机、AI飞控系统等12项技术实现产业化。
县域经济:低空赋能乡村振兴
低空经济正成为陕西县域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勉县成立无人机产业园,构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而在猕猴桃之乡眉县,政府联合京东物流、顺丰等企业,试点“农村电商+无人机”配送体系;蒲城内府机场承接西工大无人机试飞任务,吸引航电系统、零部件制造等上下游企业集聚;丹凤县则以通用机场为核心,打造“飞行训练+旅游观光”综合体。
从白鹿原的“空中樱桃”到丹凤的无人机产业链,从榆林的城际物流到眉县的智慧农业,陕西正以低空经济为支点,撬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片曾诞生中国第一架无人机的土地,正以“天空之城”的雄心,书写着万亿蓝海中的“陕西模式”……